分享几个关于ADC的数据
2024-09-23 10:34:34
网上看到的关于ADC的几组图片,首先是亚洲不同靶点ADC的数量,其中靶向HER2的ADC遥遥领先,多达67个,感觉只要是做ADC的人手一个;其次是靶向EGFR,有32个,目前该靶点的ADC仅有一款获批上市--Akalux,Akalux是西妥昔单抗(cetuximab)与IRDye700DX构成的抗体偶联药物(ADC。Akalux包含攻击癌细胞的抗体和能对光产生反应的化学物质,其可以通过近红外光激活也是首个获批的光免疫疗法药物。在国内,靶向EGFR-ADC进展比较快的应该是乐普生物的MRG003和百利药业的双抗BL-B01D1。之后是靶向TROP-2,CLDN18.2和CD20的ADC,都有20多款。对于TROP-2 ADC,目前已经有一款获批上市,Sacituzumab Govitecan,另外还有两款已经递交了上市申请:2024年2月19日,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宣布Trop2 ADC新药Datopotamab Deruxtecan(DS-1062; Dato-DXd))治疗已经接受过系统治疗的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上市申请获得FDA受理;2023 年 12 月9日 ,CDE官网显示,科伦博泰自主研发的创新TROP-2 ADC SKB-264递交上市申请,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 2 种系统治疗(其中至少1种治疗针对晚期或转移性阶段)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成人患者。而对于CLDN18.2,目前仅有单抗申报上市,其临床也证明了该靶点的可行性,而且靶向该靶点的药物有多种,包括双抗,CAR-T,竞争相当激烈。其它两个实体瘤的靶点分别是B7-H3和Nectin-4,分别有18款和12款,其中B7-H3有两个交易,默沙东从第一三共引进DS-7300,GSK从翰森引进HS-20093。在血液瘤方面,开发比较多的也是成熟的靶点,CD20,BCMA和CD19。
ADC和IO联用:ADC和IO药物联合开发方面,其中荣昌生物的disitamab vedotin相关研究最多,59个;其次是武田制药靶向CD30的brentuximab vedotin,有29项相关研究;之后为靶向Trop-2的sacituzumab govitecan,有25项相关研究。其它超过10项和IO疗法联合的研究ADC药物分别是靶向Nectin-4的enfortumab vedotin(其中一项已经获批上市),靶向HER2的trastuzumab emtansine,靶向Her2的trastuzumab deruxtecan(DS-8201)和靶向Trop-2的datopotamab deruxtecan(Dato-DXd);
而ADC联合IO疗法中,用的最多的IO药物是K药pembrolizumab,多达55项相关研究,这主要是K药目前是最能打的PD-1抗体。其次是靶向PD-1的O药Nivolumab,有29项相关研究。其它联合研究较多的分别是阿斯利康的PD-L1抗体Durvalumab,百济神州抗PD-1抗体替雷利珠单抗Tislelizumab,罗氏的靶向PD-L1的Atezolizumab,君实生物的PD-1特瑞普利单抗toripalimab而在投资方面,亚洲的ADC相关投资已经和美国相当,包括,投资,风投,私募等。
交易方面,2023年一些交易额超过10亿美金的ADC交易如下表所示:
